3月14日下午,西北大学博物馆党员先锋队走进西安市大学南路小学朱雀校区,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秦岭为何如此重要》。讲座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问答和实物展示,让小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自然奇迹与文化底蕴,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保护生态的热情。讲座以“秦岭四宝”——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探索秦岭数亿年的地质演化历程。西北大学博物馆白琳老师通...
3月12日下午,西北大学博物馆联合陕西省古生物学会、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走进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幼儿园,以“穿越时空的海洋对话”为主题,为200余名儿童打造了一场融科学探索与奇幻体验于一体的海洋科普嘉年华。活动开始,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科普导师祁佩佩化身“极地信使”,通过多媒体带领孩子们穿越冰雪世界。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如何在浮冰间捕猎?帝企鹅家族怎样完成3000公里的越冬迁...
3月12日下午,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工作会议暨西安市文物局与陕西高校博物馆交流座谈会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三层圆厅会议室举行。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北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杰主持,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刘夏盈、西安市博物馆协会会长张礼智、西安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王欢、陕西省研学实践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娜以及来自全省高校博物馆的4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
为积极响应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主题活动,3月10日下午,西北大学博物馆党员先锋队走进陕西钢厂子弟学校小学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主题为《地球的历史记录者——岩石》的科普讲座,呈现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地学科普盛宴,以科学之光点亮春日校园。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团队以"化石"为线索,通过生动讲述和动画演示,将46亿年的地球演化史浓缩于90分钟的沉浸式课堂。从古生物群落的繁衍生息,到生物遗...
近日,西北大学博物馆再添殊荣!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评审,我馆成功入选“陕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工作室”并在2月26日陕西省科协九届四次全委会会议上正式授牌。这是继我馆成功获批“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陕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后,在科学普及与文化传承宣传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认可,不仅彰显了我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的不懈努力,更是对历代科学家卓越贡献与崇高精神的深切致敬与传承。西北大学博物馆...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西北大学博物馆“文明之光”科普活动于11月28日、29日分别走进长安区第三小学和第四小学,为四年级的同学们带去了“昆虫演化”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科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奥秘,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和热爱。西北大学博物馆数字媒体部部长罗彩云老师利用多媒体直观的给孩子们介绍了昆虫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泥盆纪和石炭纪的昆虫的...
西北大学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乡村教育的号召,将冬日暖阳照进乡村课堂。11月27日博物馆科普团队分别走进了长安区滦村小学和祥峪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以“点亮文明之光,播种未来希望”为主题,旨在通过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一场特别的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在滦村小学的校园里,虽然天气寒冷,但孩子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科普团...
11月23日下午,西北大学博物馆举办了以“共守秦岭,万物共生——守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岳明教授和谭江丽教授做分享,活动由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杨国栋主持。西北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一直致力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科普工作。此次沙龙围绕“作为学生,如何贯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秦岭昆虫资...
在西安市科技局的指导下,西北大学博物馆于11月23日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唐代长安地区的菩萨造像”的讲座,此次讲座荣幸邀请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冉万里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杨国栋主持。冉万里教授以《唐代长安地区的菩萨造像》为题,对唐代长安地区菩萨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最能代表唐代长安地区的菩萨造像特征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高发髻,面部圆润,已经不再严肃的表情,更像是束高发髻的唐代...
科普之光,照亮未来之路近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青少年科普活动案例精编》完成汇编,并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能力提升交流活动中面向全国各基地发放推广,其中西北大学博物馆“地球科学进校园”等60个特色突出、形式新颖、代表性强的优秀案例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案例”!这不仅是对西北大学博物馆长期以来致力于科普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不断创新、深化科学普及实践的极大鼓舞。科普种子,生根发芽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