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03-20

科技之春 | 科普春风度三原 馆校携手润新苗

发布者:

3月18日,西北大学博物馆联动咸阳市三原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学会、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和曲江海洋极地公园,以“行走的博物馆”为主题,深入三原县四所中小学,为百余名师生开启“一日科学穿越之旅”,用科普星火点亮乡村教育。  

清晨的新兴镇校园里,古生物学的浪漫与极地生灵的奇趣交织碰撞。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肖良教授在新兴中学以《我与古生物》为题,用幽默的田野考察故事串联起古生物的演化史诗。通过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带来的化石标本,肖教授不仅展示了化石的形态之美,更引导大家深入思考生物演化的奥秘,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热情。

与此同时,新兴中心小学教室内欢声雷动。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科普导师祁佩佩携帝企鹅标本亮相,通过《神奇的南北极动物》讲座揭秘极地生存法则。祁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帝企鹅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娓娓道来,从它们独特的保暖羽毛到群体协作抵御天敌的策略,每一个细节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中穿插的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积极参与,争相举手回答问题,仿佛自己也化身成为了一名勇敢探索极地的小探险家。

柏社小学的课堂化身“微型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部副部长刘喆以40余枚文创冰箱贴为线索,从馆藏标本讲到国博凤冠,从三星堆青铜面具延伸至敦煌飞天壁画。

刘老师不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每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文物背后的文化意义,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

午后斜阳洒向嵯峨镇三社小学,这所仅有48名学生的乡村小学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科学日。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部为孩子们先后带来《史前巨兽的兴盛与衰落》和《博物馆里有什么》主题讲座,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有趣的互动,将遥远的史前世界和博物馆里的藏品故事一一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在《史前巨兽的兴盛与衰落》讲座中,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部部长白琳老师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史前巨兽的雄伟景象。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史前巨兽的生活习性,还探究了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以及最终导致它们灭绝的原因。

49EF4

在刘喆老师带来的《博物馆里有什么》的主题讲座中,孩子们则被西北大学博物馆中珍藏的藏品标本深深吸引,从汉代的鎏金铜蚕到唐代的井真成墓志,从5.18亿年前的天下第一鱼到冰河世纪的猛犸象,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门,引领着他们穿越时空,探索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活动中,师生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5CE0E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孩子们对科学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投身科普工作的信念与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北大学博物馆将充分发挥科普平台作用,携手更多优质科普资源深入乡村,点亮更多孩子心中的科学之光。

81E95


分享到:

上一篇:科技之春 | 馆校共筑科学梦 春风送课润铜川

下一篇:科技之春 | 西北大学博物馆党员先锋队走进大学南路小学朱雀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