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是栽瓜点豆、移苗播种的最佳时节。
谷雨·来历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千米处史官乡,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创建年代不详,据《仓颉庙碑》记载,汉延熹五年(162年)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的意义非同一般。淅淅沥沥的春雨,无声地浸润着万物,是丰收的预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砖为长方形,长38.6,宽24.2厘米,模制,浅浮雕。1953年四川省德阳县柏隆乡出土。画面背景为田畴。田畴边有树三株,共六人劳作。前面四人各执镰刀,向后高举,动作整齐,类似舞蹈,后二人一手执器物,一手作播种状。
·古代人发明的农具省时省力。
耧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这两道工序,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使条播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莫高窟第23窟建于盛唐(704—780年),是敦煌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雨中耕作图为该窟北壁壁画的一部分。画面上乌云迷漫,细雨霏霏,农夫正在田里挥鞭策牛,辛勤耕作。另外,田头上坐着农夫,农夫及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
·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该神位长20.5厘米,宽13厘米,高56厘米,重约50斤,是陕西清代求雨历史史实的重要见证物。神位正面铸有铭文:“敕封昭灵普润福应王神位,署西安府清军同知汪皋鹤供奉。”清乾隆39年(1774年)陕西遭遇严重春旱,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派时任西安府清军同知汪皋鹤赴太白山求雨。后因应验,毕沅将此事上奏乾隆,乾隆皇帝封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并赐“金精灵泽”匾额一面。同年秋,汪皋鹤奉命前往太白山堪估庙宇修复所需费用时铸造了三座铁券神位,其余两座神位目前下落不明。
资料、图片来源:1.学习强国平台;2.四川博物院官网;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4.敦煌研究院官网;5.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