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面质点心

    磨盘的出现将原食改为面粉,有了面粉自此发展出了面食文化。这件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的1300多年前的面质点心,则为我们直观的展现了当时人类的饮食文化。

    由于阿斯塔纳的气候非常干旱才使这些点心得以保存下来,通过这个玻璃器皿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出点心上的花纹。在唐代,饮食的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唐时的对外交往非常发达频繁,所以大量的食物沿丝绸之路传播开来,像是葡萄、食用香料等,都在此时期传播到了中国。

    我国很多的饮食原料都是来自于国外,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发达,精耕细作,所以在不断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丰富饮食文化。


     


     

  • 青铜爵

     爵是古代富有代表性的一种酒器,功能类似于现在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由流、尾、杯、鋬、足、柱等部分组成。流是倾酒入口的地方,鋬相当于把手,足一般是三只,而对于柱的作用尚且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具有规范饮酒者饮酒姿势以及防止饮酒过量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于鸡冠形装饰,代表了鸟冠。最早的爵出现于河南二里头遗址,此后经继承、发展、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 陶塑女像

    该陶塑女塑像,残高6.8,胸宽4.5,臀宽4.8厘米,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在陕西省扶风县案板遗址发掘出土。手工捏制,泥质红褐陶,头及四肢残缺。唯躯体保存完好。贴塑的双乳饱满突鼓,腹部隆起,似为一裸体女孕妇像。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产生了对生育多的女性的崇拜,即女权家长制的时代,或者女神崇拜。这实际上是妇女在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体现,对研究原始宗教信仰及原始艺术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甬钟

    甬钟,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属打击乐器类,合瓦形结构,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区别于舞部上立有悬钮的钮钟而得名。甬钟主要分成以下几部分,舞部(甬钟最上端的平面),篆部(甬钟立面中部狭长条状区域),钲部(字音同征)(篆部两侧),鼓部(篆部下方),枚(钟面上的乳丁状突起),铣(钟下两角)西周甬钟五音缺商,表现出周人对殷商的否定态度,甬钟按大小,从音乐性能上考虑,大钟发出的声音震荡时间长,因此不专设敲击点,而小钟则往往在鼓部设置敲击点,因此甬钟往往有音高准确的正鼓音和侧鼓音。

     

  • 仰韶陶瓮棺

    钵与罐的完美组合成为一具绝佳的棺式葬具。这是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幼儿葬具,一般将这类史前陶质葬具我们统称为“瓮棺”。钵为细泥红陶,直口圜底,表面磨光并上有陶衣。罐则为夹砂褐陶,器表颜色不均,大口小底,肩部饰有密集弦纹。可以想象,两件实用器一经扣合即成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最特殊的器物——瓮棺。

     

  • 石锛

     磨制石器的一种。长方形,单面刃,有的石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块),称“有段石锛”。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

  • 灰烬块

    这块灰烬块采集于北京猿人遗址。火的利用是人类历史性的进步,人类从利用野火、保留火种到传说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掌握人工取火方法。火的利用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有更多的养料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更发达。到旧石器时期晚期,人的脑容量达到1200-1500ml,已达到了现代人的脑容量。

     

  • 竹节骨饰

     竹节骨饰是用兽骨制成形似竹节,故而得名。是一件用于装饰、佩戴的物品

     

  • 科举丝质作弊夹带

    清代的科举丝质作弊夹带,上面有小楷八万字有余。中国士子文人谋取前程只有科举一条路,“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有人拼命苦读,也有人会想各种各样的作弊方法,如果没钱贿赂考官,想要作弊最便捷的就是身藏夹带答案或文章。后世最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以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都被用作夹带。对科举考试作弊历代都很严厉,清代尤为严酷,主要有枷号、斥革、刑责等。

     

  • 竹节髙柄陶器座

    该器座为泥质灰陶。质地细腻,火候较高,匠心独到,历史和艺术价值颇高。此器座为城固宝山商文化遗存的常见器型之一,相当于商早期至中期。据发掘者赵丛苍教授研究其属陶礼器,非普通生活用。器座制作成竹节形,说明这里盛产竹子。器身的孔排列不是很规则,很像竹子被虫噬咬一样,说明工匠的观察力已十分细微。依照商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这件陶器座的高度正好符合坐势手拿的高度,可以想见,这件器座是专为祭祀者或巫师准备的一件特殊礼器。

     

  • 玉鱼

    玉器是古代礼仪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件玉鱼采用平面雕刻,用阴线勾勒出鱼目、鳃、鳍、尾、鳞等处,线条清晰流畅,形象生动逼真的鱼与是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之一,新石器时代就被刻画在陶器上,后来作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而不断被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 牙饰

    牙饰是用兽牙制成用于佩戴的装饰品。而用兽牙做饰品早在狩猎时期就已经产生,现今仍有许多的兽牙制品,可见兽牙饰品的历史是十分源远流长的

  • 象牙梳(篦子)

    篦与我们日常使用到的梳子相似,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梳”通“疏”、“篦”通“比”。意即梳子齿较稀疏,篦子齿非常密,是用来理顺头发并去除污垢。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改变清洁头发的方法,篦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陶骆驼

    强劲雄伟。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之分,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等地。唐代雕塑作品中高大的双峰驼居多,身材较小、四肢修长的单峰驼塑造较少。

     

  • 汉四神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当在汉代的使用达到了鼎盛,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四神瓦当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瓦当。汉代用四神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 石球

    生产工具,当时的居民用以掷击野兽,或系在飞石索上猎取动物,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

     

  • 石磨盘与石磨棒

     是新石器时期配套使用帮助谷物脱壳的工具,在使用时把谷物放在石磨盘上,再手持石磨棒的两端压在谷壳上,来回搓动使谷壳脱落。它们不仅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反映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重要证物,墓葬中多见用石磨盘和石磨棒进行随葬,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

     

  • 石斧和石钺

    石斧和石钺是新石器时期人类常用的生产工具。石斧是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石钺前身就是作为生产工具的石斧,后来演变为武器,最后成为权力和威严象征的礼器,多为酋长、部落首领所占有。

  • 青铜斝

    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山西襄汾出土的陶斝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斝,时间早于大汶口文化,里面盛装有猪肉,在当时是煮食器。后逐渐演变为酒器,用于盛酒或温酒。斝形状类似于较大的爵,拥有柱、足、鋬等部分,但不同的是,没有流和尾,器口一般呈圆形,器身则可圆可方。斝作为礼器,主要用来行祼礼,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 唐青花瓷碗

     这件早年出土于太平坊(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的唐代青花瓷碗,是我国仅存的几件唐代青花瓷之一,极为罕见。碗直径13厘米,高5厘米,该碗为生活用具,灰白胎,表面施透明釉,敛口、圆唇、鼓腹、矮圈足,口部有两道青花弦纹。

     青花瓷是以钴料在白瓷素胎上描绘纹饰,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所谓的“青花”就是氧化钴经高温所显示分色彩效果,称作“钴蓝”。因其原料稀有,一般认为,青花瓷最早烧成于唐代,其窑址应在今河南巩县,俗称“巩县窑”。

     

  • 墙盘

     盘在周代作为盛水器出现,主要与盉或匜搭配使用,在诸侯餐前行“沃盥之礼”时用于盛水。

     复制品,原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庄白村一号青铜器窖藏。盘为圆形,浅腹,圈足,双附耳。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盘腹饰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因是西周一名叫做墙的史官所铸造,故名。该盘是陕西扶风庄白窖藏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一件,也是五十年代以来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件。盘内底有铭文18行284字,使用当时标准字体,字形划一,布局均匀;全文多用四言句式,结构工整,辞藻华美,堪称佳作。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早期诸王的功德,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六代的事迹,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史的重要史料。


  • 骑马俑

     古人有视死如视生的观念,认为生前所拥有的东西死后也要拥有,于是就兴起了厚葬之风。原始社会多活人殉葬的陋习,后世人们认为太残忍,就制作陶俑作为随葬品。骑马俑则是当时的武官的形象,从这些随葬品也可窥探当时墓主人的生前生活状态。

     

  • 磨沟墓地

    这是我校考古和历史的学者们进行挖掘研究的磨沟墓地遗址,被评为2008年的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磨沟墓地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它所展现出的原始社会的丧葬制度,而在这里就有关于当时丧葬现场的一个具体展现。

    这座墓葬当中所埋葬的是两位男性和一个婴儿,这两位男性同为图片中左边这一位女性的丈夫,因为当时正处在系氏族时期,是一妻多夫制的时代,所以当时的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和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的摩梭族人的走婚制习俗类似,都是最古早的女性崇拜的遗存。

    并且当我们仔细观察墓葬可以发现,靠里的一具骨架有被搬动过的痕迹,有明显多次葬的遗存。由于在原始社会讲究家族合葬,所以一般的墓葬都采取多次葬的形制。这个十几个月大婴儿,由于骨骼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只能看见头骨的遗存。

    磨沟墓地的考古发现是西北大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其对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墓葬制度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 鎏金铜蚕

     这件鎏金铜蚕,长4.9厘米,最大直径约1厘米,重19.5克,保存十分完整,首尾共九节,有8对胸脚、腹脚和尾脚,有一尾刺,嘴部的十字分界都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铜蚕雕铸经过了塑模、雕坯、翻范、浇铸、修磨、鎏金等工艺,铜蚕生动传神,体态逼真,正处在中壮年迈向老年时代的休眠状态。秦汉时期随葬非常丰盛,许多达官贵人“视死如视生”,所以汉代大兴厚葬之风。蚕也叫“天虫”,寓意着生生不息、幸福、安详、和平,有了蚕就会有衣物等等东西。“蚕”是我们中华民族分伟大发明,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鎏金铜蚕实物可以佐证历史文献关于随葬金蚕的描述,也为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和汉代中西丝织品贸易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


  • 唐代红陶净水瓶

     这件唐长安城太平坊实际寺遗址出土的唐代陶净水瓶,口径7.4厘米,底径9.9厘米,高27.8厘米。口微侈,平折沿,圆唇,细长颈,腹长圆而鼓,平底,通体光素,在早期的佛教造像,如云冈石窟中,佛弟子手中亦持有净瓶,后来演变成为观音菩萨的象征之一。在古代的壁画中净瓶不仅为菩萨的手持物,也是佛弟子剃度时的取水用具。该净瓶出土于唐代太平坊实际寺的水井之中,应与宗教活动有关。据分析研究认为,在唐代长安城内寺院中,佛教僧徒的饮用水和剃度水是分开的,二者在早期互不混用。后来,因水源紧张,饮用水和剃度水才混而合用。

     净瓶细颈鼓腹,鼓腹容量大可以盛水,细颈则使浮尘虫蚊不易入内,可以护净。


  • 跽坐俑

     这件展品是汉代的跽坐俑,她面庞清秀俊雅、体态端庄大方,身体呈跽坐姿态,生动地 再现了王公贵族家中的侍女风貌。跽坐是汉代宫廷的的一种标准坐姿,到了南北朝以后,因“胡床”“胡凳”等高脚坐具的出现,这种坐姿就渐渐消失了。跽坐简单来说就是屁股坐在脚后跟上的一种坐姿,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跪姿。

     

  • 唐代胡人俑

    这个深鼻高目、卷发披肩的人,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束着腰带,足穿短靴。从相貌和着装可以看出为典型的胡人形象。唐朝是一个对外交流密切,国力强盛的时代,因此在唐代的俑中,胡人的形象并不少见。这也足见当时社会包容强盛的社会形态。

  • 汗赭烙马印

     “汗”是指汗血宝马,“赭”的意思就是鲜红色。这件汗赭烙马印的连接把儿和印的中间的杆腐烂了,没有保存下来。它有一个长度不能短,首先要把它烫,然后在马臀部烙上印。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有关“汗血宝马”的证据非常少,这方“汗赭”烙马印正是有关汗血宝马的重要实物资料。

  • 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复原图

    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先后历经三个历史时期、历时90多年建成。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了长乐宫,从而揭开了长安城建设的序幕。两年之后建成未央宫。惠帝元年(前194年)开始修筑长安城垣。武帝时期兴建了城内的北宫、桂宫、明光宫和建章宫,并在城西修建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从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东墙南北垂直以外,其余三面都有曲折。这是因为汉长安城不是一次设计施工完成的,受原有建筑布局和渭水河道走向的影响,使它成为了不规则的形状。但也有人附会说,汉人崇尚按星象布局建筑,南墙、北墙的曲折分别象征天上南斗和北斗,因此汉长安城也被人们称为“斗城”。

    长安城共开12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三条并行的通道。城内主要街道有8条,相互交叉。其中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其余多在3000米左右。街道一般宽约45米,路面以水沟间隔分成三股,中间的御道宽20米,专供皇帝通行,两侧的边道各宽12米,供官吏和平民行走。道路两旁还种植了槐、榆、松和柏等各种树木,茂密如荫。

    汉长安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布局上所表现出的崇“方”思想、“择中”观念、规整的城门配置制度、棋盘式道路网、“面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格局等方面都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西汉统治的200余年历史里,汉长安城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西北约5公里处,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周长25.5公里,人口约有50万左右。汉长安城的面积比当时西方的古罗马城还大两倍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繁华都市。高祖刘邦将国都定在“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陕西关中,对后世选择都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末年,长安城毁于战火。东汉定都洛阳,以长安为西京。从历史来看,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建都于此,因此长安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隋朝初年隋文帝迁都至大兴城,至此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汉长安城便被永久地废弃了。

     





  • 海兽葡萄镜

    海兽葡萄镜在唐朝铜镜中非常引人注目,又被称为瑞兽葡萄镜。镜背面图案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兽和葡萄枝蔓组成,形态各异的瑞兽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充满了生气。瑞兽是以狮子为原形,狮子原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里展示的是它经过艺术再创作的特别形象。葡萄经丝绸之路传入长安,它茂密的果实象征着“多子和富贵”。将葡萄、瑞兽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含义,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这枚铜镜又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 骨刀柄

     用兽骨与细石叶制成的复合工具,以锋利的石叶为刃部,兽骨为柄部,是较为复杂的一种工具。像这样一件复合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 骨串珠

     骨串珠是由若干质地均匀的骨珠穿制而成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制作这样的骨珠要耗费很大的人力,是一件比较奢侈的装饰品。

     

  • 骨铲

    农业生产中挖土的工具,骨铲系用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颚骨制成,刃宽而实用。

     

  •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 封泥

    封泥,在所要封签的书信简牍上绳端打结处,加上泥块,盖上印章,也称泥封。它由玺印、泥团、检、绳四种材料才能完成。大多为阳文,极少阴文。封泥作为封缄竹木简牍的凭证,在纸张未发明之前,其用途与今天的邮局铅封或火漆印相同。封泥的使用从战国开始经历秦汉,魏晋至唐代诸朝。唐代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简牍,人们之间的书信往来,给皇宫进贡的物品也不再用封泥,代之而起的是既方便轻捷又安全实用的纸封。封泥随即丧失了它的实用功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供养人像

    供养人是指出资建造佛像、壁画、石窟寺等佛教建筑的人。为了纪念这些人的功德,就会在佛教壁画和雕塑中,出现这些人的形象。供养人的一个特点就是两腮或者眉头上会有很小的莲花、仙鹤等图案。一般这样大幅的供养人像,必是笃信佛教的达官显贵。我们熟知的中国几大石窟中都有私人出资修建的洞窟

  • 唐代井真成墓志

    于2004年在西安被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贾麦明偶然发现。2005年8月24日,墓志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时,曰本天皇亲临参观,引起民间轰动和学界研究热潮。

    志盖为覆斗状,青石质,边长37厘米,篆文,题为“赠尚衣奉御府君墓志之铭”,十二字;墓志为汉白玉质,呈正方形,边长39.5厘米,厚7厘米。楷书,题为“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石盖刻有“国号曰本”字样,底座上则有开元年号。一百七十一字碑文,九字疑出土时为铲车所坏,呈残缺状.实存162字,简单记载了此位遣唐使姓井、字真成,来自日本。

    这方墓志铭是较早出现有日本国号的实物。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上面所记载的墓主人井真成以遣唐使身份,在死后获得了玄宗追赠的尚衣奉御一职。同时这方墓志反映了当时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对当时和谐交流景象的极好反映。

     

     

  • 镇墓兽

    镇墓兽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人们希望死后可以获得安宁,面目狰狞、人面兽身的镇墓兽可以震慑阴间小鬼,维护墓主人平静。


  • 珍贵的卜辞——甲骨文

    占卜问天,治国在王。巫作为宗教领袖和神的化身,在夏、商、周时代,享有更多的权力。王的权威贯穿于占卜行动的过程之中,也体现在将占卜结果(验词)有选择地契刻在甲骨上,俗称甲骨文,从而彰显占卜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商周时期,占卜主要用牛肩胛骨和龟背甲,商周占卜则已十分完善成熟。

    西北大学博物馆所藏这片甲骨文,是1950年我校历史系陈直先生从江苏老乡刘鹗(《老残游记》作者、所著《铁云藏龟》为最早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手中买下。商代方国,为商的敌国,经常与商发生战争,这件甲骨文说的就是方国与商战争的事,对研究商朝方国史有重要价值。

     

     

     

  • 秦宴饮画像砖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而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这幅秦宴饮画像砖,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主客之间宴饮现状,对酒当歌。采用了大块大面的浮雕,块面圆厚、古朴简练,粗放而富于动感,砖体坚硬,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可以还原历史,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墓葬装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墓葬制度和习俗。于此同时,画像砖是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高度结合的珍品,是研究中国雕刻工艺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