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11-12

守护秦岭,万物共生——西北大学博物馆沉浸式科普活动播撒生态保护种子

发布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秦岭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工作,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树立生态保护意识,11月8日下午,一场以“守护秦岭,万物共生”为主题的沉浸式科普教育活动在西北大学博物馆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生物馆参观、摄影展品鉴、科普剧展演及互动问答等丰富形式,让参与者全方位感受秦岭生物多样性之美,深刻体悟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国中央水塔”“生物基因库”,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价值举世瞩目。本次活动精心设计“认知—欣赏—感悟—践行”的递进式体验流程,首站便带领参与者走进西北大学博物馆生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植物、动物、昆虫等多个展区,近距离观察各类标本。从形态各异的秦岭特有植物标本,到活泼灵动的野生动物标本,再到纤毫毕现的昆虫展品,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秦岭生物多样性的密码。

如果说生物馆参观是一次“微观探秘”,那么随后的秦岭摄影展则带来了一场“宏观盛宴”。本次摄影展汇集了数十幅展现秦岭壮美风光与生态之美的优秀作品,从巍峨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到蜿蜒的山间溪流,从春日烂漫的山花到冬日静谧的林海,从林间嬉戏的金丝猴到山脊漫步的羚牛,每一幅作品都以细腻的笔触定格了秦岭的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

活动的高潮环节是儿童科普剧《秦岭历险记》的展演,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该剧以秦岭森林公园为背景,讲述了小女孩“西西”和小男孩“多多”游玩时,偶遇代表生态守护力量的“小精灵”与肆意破坏环境的“大魔王”展开对抗的故事。剧中,“大魔王”以利益诱惑小男孩参与破坏活动,而“小精灵”则用真实的生态案例讲述秦岭生态的脆弱与珍贵。随着剧情推进,在“西西”和“小精灵”的不懈努力下,“多多”逐渐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最终坚定地加入生态守护阵营,与大家一同战胜了“大魔王”。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生动的角色、寓教于乐的表达方式,让现场观众深受感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是在精彩的剧情中直观地学会了生态保护知识,树立了“守护秦岭,人人有责”的意识。

展演结束后,剧中的小男孩“多多”走到观众中间,展开了秦岭知识互动问答。“‘秦岭四宝’是什么?”“我们能为秦岭保护做些什么?”……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响应,现场观众踊跃举手作答,在互动中巩固了科普知识,更营造了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推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践。通过沉浸式、多元化的科普形式,让秦岭生态保护知识深入人心,为公众搭建了了解秦岭、守护秦岭的重要平台。未来,博物馆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开展更多贴近公众需求的生态保护科普活动,让生态保护理念扎根千家万户,凝聚起全民守护秦岭生态屏障的强大合力,为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普力量。







分享到:

上一篇:书送希望,科普同行|西北大学博物馆公益科普活动召集公告

下一篇: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大讲堂2025年顺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