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陕西省古生物学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联合校: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2025年“比邻星杯”中小学生地球科学科普创作大赛将于2025年9月-11月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陕西省古生物学会、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承办单位:西北大学博物馆
协办单位:大陆演化与早期生命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乖狐狸》编辑部
《少年月刊》编辑部
二、参赛对象
陕西省在校中小学生(含中职),按小学组(6岁-12岁)、中学组(13岁-18岁)分组评选。
三、 创作主题
“地球的故事——从远古到未来”
围绕地质演化、能源资源、气候变化、化石保护等地球科学议题,鼓励结合陕西本土地质景观(如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秦岭地质公园、蓝田猿人遗址等)、矿产与化石资源展开创作,突出科学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
四、比赛类别与要求
(一)科普文学创作类
形式:诗歌、散文、微小说、科普短文等,可图文并茂(配图表不超过3幅)。
要求:Word格式,小学组300-600字,中学组600-1000字,需附创作说明(阐明科学知识点)。
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二)科普艺术创作类
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1. 绘画(水彩/油画/数字绘/海报,尺寸不小于A4,附科学说明);
2. 摄影(自然地质景观/岩石、矿物化石标本特写,附科学说明);
3. 手工模型(地球地貌、天文海洋、古生物复原等,附科学说明);
4. 音乐创作(作词、作曲等,允许借助AI技术辅助创作,附科学说明);
5. 科普短视频(1-3分钟,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
音乐创作和短视频作品直接提交。绘画、摄影和手工模型等作品需拍摄成图片格式提交。图片格式为JPG/JPEG格式,单张不小于5M, 每位作者最多提交3幅(组),每幅单独命名并注明“姓名+年龄+学校+作品名+指导教师(例:王小明-12岁-西安小学-寒武纪的眼睛-李某某)”。
科学说明字数不限,能完整解释作品的科学道理即可。
五、投稿方式
邮箱地址:kepuearth@nwu.edu.cn(邮件主题:比邻星杯+类别+姓名+学校)
每封邮件需附《参赛承诺书》(附件下载)。
六、赛程安排
1. 作品提交:2025年9月19日—2025年10月31日
2. 初评公示:2025年11月1日—2025年11月15日
(西北大学博物馆官网公布入围名单)
3. 终评公示:2025年11月16日—2025年11月30日
(西北大学博物馆官网公布获奖名单)
4. 颁奖仪式:结合2026年陕西省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举办
七、奖项设置
组别奖:小学组、中学组各组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专项奖:设“最具陕西特色奖”、“最佳科学传播奖”。
最佳指导奖:指导学生参赛且至少1名学生获组别奖或专项奖。
优秀组织奖:对投稿量前5名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并授牌“陕西省古生物学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八、 配套活动
科普讲座:积极参赛的学校将有机会在2026年获得1次公益科普讲座活动。
研学支持:获奖选手将被邀请参观西北大学博物馆并免费体验馆内地球科学精品研学项目。
九、 其他说明
1. 参赛作品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仅用于公益科普宣传(署名作者)。
2. 大赛组委会联络员:
白琳(15389059816)
刘喆(15802920903)
李哲萱(15771996069)
附件:参赛承诺书
陕西省古生物学会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025年9月
附件:
参赛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地球的故事——从远古到未来”科普创作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就参赛相关事项郑重承诺如下:
一、参赛作品真实性与原创性
本人/本单位保证参赛作品为独立创作的原创成果,未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及其他合法权益(如名誉权、隐私权等)。作品中涉及的科学内容均经合理查证,符合学术规范与事实逻辑。
二、遵守大赛规则
严格遵守大赛组委会发布的《大赛通知》相关规定,服从组委会对作品提交、评审流程、结果公示等环节的安排,不干扰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版权与授权约定
同意参赛作品的完整版权归大赛主办单位(陕西省古生物学会、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将作品用于公益科普(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展示、网络传播、出版发行、媒体报道等),无需另行支付稿酬;作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主办单位使用作品时将注明作者信息。
本承诺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