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追夫人(公元前217年-公元前168年),作为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是马王堆汉墓1号墓的主人。她的墓葬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汉代贵族阶层奢华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更为后世研究汉代社会结构、文化风貌、艺术成就以及医学发展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正因如此,辛追夫人被赞誉为“东方睡美人”,她不仅是汉代上层社会文化与生活的一个具体而鲜活的见证者,更是连接现代人与汉代文明的一座桥梁。
那么,辛追夫人的餐桌上究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美食呢?通过对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即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的食物遗存、记录饮食内容的遣册竹简、食器中的残留物,以及考古学家对墓中动植物骨骼和种子的科学鉴定,我们可以还原出一份涵盖“海陆空”三大领域的汉代美食清单。这份清单不仅体现了汉代贵族饮食的奢华与精致,还折射出当时人们对于食物选择的独特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辛追夫人的美食清单:
首先,在肉食方面,辛追夫人的饮食涵盖了所谓的“六畜十二禽”,既包括家常肉类,如猪、牛、羊等,也包含一些珍稀食材,如鹿肉、野味等。这些食材的选择不仅反映了汉代贵族对饮食多样性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馈赠的充分利用。
其次,在谷物方面,辛追夫人的主食以“五谷”为主,例如稻米、小麦、粟米等。这些谷物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比如蒸饼、粥品等。这种饮食习惯不 仅满足了人体所需的能量需求,也体现了汉代人对粮食资源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
第三,在蔬果方面,辛追夫人的饮食强调时令性,严格遵循“顺时而食”的原则。无论是春季的新鲜蔬菜,还是夏季的甜美瓜果,都体现出汉代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第四,在饮品方面,除了常见的酒类之外,辛追夫人的餐桌还包括了一些具有养生功效的饮品,例如草药汤剂或花茶。这些饮品不仅具备解渴的作用,更蕴含着汉代人对身体调养的重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辛追夫人的饮食清单中还有一些特别的“组合菜”。这些菜品往往将多种食材巧妙搭配,背后隐藏着深厚的饮食礼制与文化内涵。例如,某些菜肴可能象征着吉祥如意,或者用于特定的礼仪场合,从而将饮食与社会风俗紧密结合。
这份汉代美食清单不仅是当时贵族饮食文化的缩影,更蕴藏着“顺时而食”的生活智慧以及“食礼结合”的文化精髓。它让我们得以窥见汉代人通过食物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接下来,就让我们追随于春教授的步伐,跨越千年的时光长河,围坐在辛追夫人的餐桌旁,一同探寻隐匿于历史尘埃中的美味奥秘,感受“食物里的汉代精神世界”。
讲座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14:30-15:30
讲座地点:西北大学博物馆三楼报告厅
讲座主题:辛追夫人的餐桌
主讲人 于春
于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佛教考古、青藏高原考古、公共考古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四川、陕西地区佛教考古报告、著作五册,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完成教育部课题、陕西省教育厅课题,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持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现场主持人 刘喆
西北大学博物馆科普部副部长
主办单位 西北大学博物馆
指导单位 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