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24年前,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了“中国美术家非洲作品展”,在这次展览上,岳钰教授的38幅绘画作品入选,并独立陈展。央视拍摄了专题片《非洲的节日》翻译成七种语言对外播放,受到文化部的嘉奖。

24年后,同时配合西北大学非洲文化中心揭牌活动,展示中非文化友好交流,岳钰教授在自己近千幅美术作品中挑选120幅非洲主题画作,再次用画展的形式展示西北大学对于非洲文化的研究,画展用“24年情未了,友谊在画中”为题,祈愿世界和平、中非友谊长存。

24年前,受文化部委派,作者前往厄立特里亚国的首都阿斯玛拉国立艺术学院援教,在非洲的日子里,作者每日画三幅画,这样日积月累,画了一千幅左右的绘画作品。

对于很多人来说,非洲落后且传染病多发,但作者却将赴非洲援教视为来之不易的机会,是因为在近代世界美术史上,非洲原始艺术得到印象派画家们的推崇,它区别于文艺复兴以来的非学院派的教条常规,以一种原始心态对现实世界进行解读。这一点是在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标准化、批量化、规格化垄断人类社会的反抗。在非洲援教的一年里,作者教授的学生们进步很大,受到了当地电视台、新闻报纸的报道,并受到了厄立特里亚国总统的亲自接见。

为了学习非洲文化中的原始艺术,作者跑遍了厄立特里亚全国各地的宗教场所、博物馆、图书馆、商店、民间工艺品店,见到好的木雕、草编,总之有原始观念表现的造型,就十分谦虚地学习。这就为作者后来能够形象生动的表现非洲人物打下了基础。将自己想要表现的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入在非洲木雕的躯壳之中,使作品尽可能的散发着非洲本土的意味。

理解人、分析人、表现人,是人物画家的天职,而热爱生活、真诚面对、善意歌颂,才能有美好的表现。绘画作品是画家心灵的畅想,只有心灵美,才可能满眼皆美。

这里的人属于阿拉伯人与非洲人种的混合区域,肤色不是特别黑,但人结构非常好看,不像其他地区的非洲人嘴部突出,嘴唇高翻,鼻梁塌陷,所以形象很入画,但人的气质和表情如果仔细观察,和我们中国人还是不一样,特别是白头发的老人,与肤色反差大到让人很难综合处理表现。绘画是创造性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模仿,不深入研究是不可能搞出让人折服的艺术作品。

做为学院派,受过专业教育的人,色彩是必须接受的训练课程,然而,过去写实主义绘画中有关自然绘画的色彩训练,是以自然界太阳光谱赤、桔、黄、绿、青、兰、紫为主,故而其色彩的冷暖关系、补色关系,纯色、复色关系 ,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的展显,而画家对于色彩的搭配与掌控,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观感受与经验,这是画家的基本功。

然而当设计艺术出现之后,借鉴于纯绘画色彩的工艺美术,完全被新观念和新视觉所取代。现代设计艺术的色彩是纯主观的个人意识色彩,它是以曼塞尔的色立体为轴心,从色度,明度,彩度几个方面来进行主观的搭配,但还讲究不同质材、质感的对比。这样就让设计艺术在融入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历史的、民族的,心理的、生理的、民俗的等等理性色彩囊括在工业加工之中,从而使设计色彩与纯绘画色彩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假如搞不清楚这种不同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理论上的学术差异,那就会和农耕社会“凭嘴说”和后工业化社会凭科技手段证实的差距。

24年前,作者在非洲画画时,就将自己彻底的想象为本地人,从非洲人的角度寻找美、表现美、歌颂美。为此作者住过“帕鲁瓦”(园型的茅草房)和“号德帽”(方型的茅草房);吃过“英及拉”(用苔夫面摊的大饼和烩菜一起放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在东正教的教堂神龛墻前做过弥撒,听过在管风琴伴奏下美如天籁之音的不同声部的童声合唱团唱的圣歌;吃过神父给的面包块(基督的肉);喝过神父给的红酒(基督的血)……正是这24年前的美好生活记忆,才能让作者画出众多感动人的好作品。


精彩展品

展厅实景

展览资讯

  • 05/13 展览视频

  • 05/13 作者简介

    现任西北大学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所教授、所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艺术家,西北大学岳钰佛教美术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会理事。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时,我国所赠“国礼”——菩提树叶绘佛影即其作品。国内外各种佛教刊物及陕西旅游景点和寺院尤其创作的绘画,27届佛联大会、中国汉传佛教祖庭国际会议,都应邀他举办大型佛教学术专题个展。由于在佛教造型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世佛联”授予岳钰2016年“世界佛...